Search

結果《火神的眼淚》討論度比《天橋上的魔術師》還高,但這樣的結果不讓人意外。《天橋上的魔術師》播映結束...

  • Share this:

結果《火神的眼淚》討論度比《天橋上的魔術師》還高,但這樣的結果不讓人意外。《天橋上的魔術師》播映結束後,並沒有像《誰是被害者》引起更長熱的效應。

同樣在講80年代時期的故事,充斥美國文化的《怪奇物語》不會讓我覺得有隔閡感,雖然有在批判冷戰時期的麥卡錫主義,但政治訴求不會凌駕故事的情感。

基本上ET,變形金剛:大黃蜂,鐵巨人,水底情深,怪奇物語等這類型的作品,都在批判類似台灣戒嚴的麥卡錫主義,但這些故事的情感都很明確,麥卡錫剝奪了很多人的童年,這些故事裡的神秘小夥伴,都被大人的世界硬生生的奪走拆散,這種跨越種族的情誼,放到任何時代都不會過時。

所以這又回到台灣80年代,那時代有什麼故事是現代人也覺得不會過時的。吳明益的原作小說沒有太過於強調中華商場的懷舊元素,更沒有刻意想要征伐威權遺毒,每個單元的人物都存在著普世價值的情感,但在楊雅喆的政治意圖下,這些微小純真的情感被切割的支離破碎。怪奇物語也是一群小孩對抗時代的故事,但因為導演很專注在小孩情誼的互動上,始終沒讓冷戰的陰謀模糊故事的情感。

火神的眼淚的生離死別,是任何時代都不會過時的情感。要讓過去時代的事物增添新價值,就必須用一種能跨越時代的情感當作羽翼。


Tags:

About author
not provided
在繪影的足跡裡為自己的孤寂尋找答案, 在大銀幕裡找尋找下一個流浪的理由。 日式手沖的耶加雪夫,是我人生的味道 播放演歌的居酒屋,是我靈魂的底蘊
View all posts